那一年,政府拆『軍府』

1977年,我意外考取位於新竹的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利用開學前的某一天,帶著忐忑不安+狐疑的心情,第一次來到位於學府路的交通大學;會有這樣的心情是因為已經有高中同學事先告訴我:『三塊你好可憐喔!從建中這樣的和尚學校畢業,卻得花另外四年的時間,讀一個幾乎全都是男生的『準和尚大學』,而且啊!那校園是小到前門看得到後門喔!聽說啊!從交大後門那斜坡騎腳踏車,就不必採煞車了!30秒之內保證滑到學校大門!』 我終於來到位於學府路的交大了,也傻在那簡單樸實到比高中校門還寒酸的大門前,當下不禁嘆口氣說:『哇哩咧!還真的前門看到後門!』這時,突然有一位看起來不知是教授還是工友的大叔(別懷疑,那年代真的分不太出來彼此的)用濃濃的鄉音說:『碾青忍!這腳通搭雪啊!馬缺雖小烏臧居犬,讀這兒絕對不會後悔的!』我心想:『真假啊!我一開始還以為未來大學四年所面對的將是桌上那台小小的『計算機』!』

開學以後漸漸知道,喔原來這『計算機科學系』並不是俗稱的那一小台的計算機,了解真相之後,我們憤而跑去系辦跟系主任理論,要嘛像台大一樣叫做『資訊工程系』還有一個同學堅持:『直接改名電腦工程比較響亮啦!』,可是當時的系主任卻不動如山,他說:『Computer Science的Computer 是計算機,那市面上的Calculator 應該翻成做『計算器』!資訊工程則是Information Engineering!電腦只是俗稱!…..』後來那爭取正名的小革命當然沒有成功,我們就乾脆把那班服隨著自己高興來繡,有的繡資訊工程,有的則繡電腦工程,就是沒有人願意繡『計算機科學系』五個字!

我們這一班對於改系名之所以特別積極,主要是因為那一年也是台大資訊工程系第一次招生,結果人家立馬成為甲組的第六志願!可是聽學長說,當時的台大資工無論師資、設備都遠不如交大計科啊!激烈論戰之下的結論是—我們的系名取得不好!連我在內的許多同學都誤以為是畢業後要當起修理小『計算機』的技工,那一個月能賺多少啊!?

經過大一新鮮人的洗禮,以及一位物理系講師得一席話,我才深深覺得自己實在是祖上有德外加考運亨通,因為他是這麼說的:『你們這些幸運兒啊!是全台灣最幸運的大學新鮮人!用這種中等的成績竟然讀了全交大最有前途的科系,千萬別重考!也不要轉校或轉系喔!等你們四年大學畢業、當完一年十個月的兵,那天下就是你們這些讀Computer Science的囉!』我當時還半信半疑的想:『真假啊!台灣根本沒幾台電腦啊!這麼貴的玩意兒,一年可以賺多少修理費啊?!』

於是乎,我們就這麼懵懵懂懂的過著大學新鮮人的生活,雖然是比高中生快意自由許多,但是遇到讀清大的高中同學們可就矮了不只是半截而已!人家的校園廣達86公頃,校園裡有美美的昆明湖!而簡陋寒酸渺小的博愛校區只有那區區3公頃,所以只能『配備』一汪『飲水思源池』!我們當時的校園電影欣賞會還得像眷村居民一樣,自己搬椅子到省商的禮堂看呢 !而清大則是有富麗堂皇的大禮堂,每次跑去那裡看電影就深怕被讀清大的高中同學遇上,因為總少不了一陣酸言酸語的啦!

到了大一下,我們突然聽說校方已經在規畫另外一個校區,傳言很多,有的說會去高雄、有的說會把省商的校地買下,不管怎麼樣啦!我們這群歷經清大同學冷嘲熱諷的同學們,都異常興奮的期待有一個可以和清華園媲美新校區!過沒多久,塵埃落定於高速公路旁,原屬於陸軍新兵中心之一的『埔頂營區』成為交大光復校區的基地!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就在企盼著一個能和所謂『梅竹世仇』清華大學一較高下的新校園中悠悠度過….。

可是,老天總是有些頑皮偏偏愛作弄我們那一屆的交大人,1980年秋天開學時交大光復校區開始啟用,我們大三生還是得留在舊校區,眼睜睜地看著大一學弟妹們搬到展新的光復校區就讀,當然啦!大一學妹們也住到那裡的女生宿舍,原來男女比例40:1的博愛校區一下子似乎變成男子大學了!唉!不過,老天還是有些許可憐我們這一群1981級的交大人,終於有機會享用一次展新的校園設施了,因為我們成為使用中正堂做為畢典的第一批畢業生呢!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那時候企盼後來也享用一個比舊校區大六倍的校園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但是,看看最近有二萬的群眾聚集抗議『大埔事件』,同時喊出『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口號,我回想大學這段往事,在交大擴增光復校區的過程難道沒有類似的所謂不公?感謝Google還真的有!

“….. 1978年,奉准有償撥用陸軍威武營區,並徵收周邊民地,土地面積共約30公頃,闢建為光復校區。期間由於世居本地兩百年之農家拒絕遷離,憲兵曾出動護衛,強行徵地….”(以上引用自Wiki)

我順著這思緒延伸到光復校區外的新竹科學園區,那裡原本駐紮的是一個陸軍師以及軍團部,我還曾經為了借一條舞龍拜訪當時的軍長呢!那科學園區的用地也是政府用一紙行政命令拆掉『軍府』、趕走世居的農民與墓塚,換來台灣的所謂半導體與科技產業代工傳奇輝煌時期!35年後的今天,同樣的政府施政而民眾的反應卻天壤地別,個人認為除了當時仍是威權時代,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之外,那些如今已經富起來的資通訊高科技業者是否也能做到讓老百姓有感的反哺呢?畢竟,台灣發展成全球代工模式與所謂科技島的過程當中,底層農民、老百姓的犧牲、政府的租稅優惠、大量資源的投入(科學園區建設、重點大學如台清交成的投資)、建水庫(寶山、峨眉)、優惠電價….等,都是政府獨厚資通訊高科技產業下的『施政』,如今,已經富起來的資通訊高科技產業,如果只剩下只是嘴巴說說的所謂倡議,恐怕是緩不濟急,也改變不了台灣的所謂悶經濟與底層百姓的各式各樣的抗爭啊!大家都會說,台灣的產業要轉型為高附加價值、有創意、具競爭力的國際品牌,但是品牌、創意與附加價值下的基礎是甚麼?大家似乎不太在意也少有人探討!就以六大新興產業中的文化創意產業來說好了,政府與民間應該先像當初培植高科技產業一樣的,由教育資源投入開始(如台清交成),同時也要編列足夠的預算給文化部,否則,文化資源、耆老、藝術家、藝師一天天的流失,如何能留住文化?沒有足夠的消費市場,也難以讓文化創意者獲得足夠『市場反應樣本』的掌聲與批判,產業如何能茁壯生根?個人以為,只要政府、資通訊業者、領先群的企業財團把當初扶植如何扶植新竹科學園區的作為,針對台灣邁向未來30年所要發展的產業,不分彼此同心協力來孕育扶植,這樣才有機會面對全球化的競爭,畢竟,無論是已經擠身代表經濟大國的2050俱樂部的韓國,或是國民平均所得比台灣低的中國大陸、印尼、馬來西亞、印度都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台灣內部在政治上還在分藍綠惡鬥,大財團依然在政策上下手謀一己之私,高科技業界的回報則還只是倡議多過實質資源的投注。整個台灣社會的氛圍是人人都想在台灣這塊土地取得利益,卻不積極去興利,幹噍政府不只成為顯學與時尚,也是只出一張嘴少出錢不必出全力的最佳擋箭牌!3$不禁憂心,當基層民怨沸騰到臨界點時,要被憤怒的民眾所拆掉的恐怕不會只是政府而已啊!

對「那一年,政府拆『軍府』」的一則回應

  1. Hello, 3$
    This is 楊靜芬!很高興看到你的post (我們班男生寄給我的)我3月19號回去台灣,3月24號離開,請和我聯絡。
    Line: j-yang99

發表留言